時間:2025-09-25 14:52:10 來源:晨光生物科技集團邯鄲有限公司 點擊數:93
9月24日,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人員在做辣椒油樹脂應用實驗。
9月24日,曲周縣岳莊村村民在甜葉菊種苗繁育大棚進行種苗管理。
你或許嘗過無糖飲料中那甜而不膩的味道,但你是否知道,帶來這種天然甜味的糖苷——甜菊糖苷,很可能來自曲周縣。
從辣椒紅色素到甜菊糖苷,從植物提取到中成藥生產,曲周縣正以科技創新為引擎,推動生物健康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邁進,延伸出一條產值超百億元的綠色健康產業鏈。
今年,該縣生物健康產業主營收入預計突破180億元,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技術創新:將植物原料吃干榨凈
9月11日,位于曲周縣的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晨光生物”)甜菊糖苷生產車間內,數字化生產線正自動運轉。
從投料、萃取、濃縮、分離,到吸附、解析、脫鹽脫色……流水線上的大型設備高效協作,幾乎看不到工人。
“我們一年要處理1萬多噸甜葉菊原料,不但能生產天然甜味劑甜菊糖苷,還能提取出綠原酸和異綠原酸,這些都是寶貴的天然活性成分。”晨光生物甜菊糖事業部負責人侯麗娟介紹。
甜葉菊,其葉片富含的甜菊糖苷甜度是蔗糖的200至300倍,熱量卻只有蔗糖的1/300,被譽為“天選甜妹”。
起初,晨光生物采用傳統的水提工藝進行甜菊糖苷提取。然而,該工藝會產生大量廢水廢渣,處理難度大,且產品透光度等指標難以達標。更可惜的是,甜葉菊葉片中含有豐富的綠原酸和異綠原酸,這些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病毒能力的寶貴成分,在水提過程中會被作為雜質丟棄。
經過多年技術攻關,2022年8月,晨光生物研發團隊成功完成了項目小試、中試、放大中試、生產轉化,在全球首創綠色高效綜合提取甜菊糖苷新技術。
新技術帶來了多重效益。和之前相比,加工1噸甜葉菊原料可節省硫酸亞鐵160公斤、氫氧化鈣60公斤,水資源節省一半以上,有效解決了甜菊糖苷生產消耗高、污染嚴重問題。同時,還附帶生產出了綠原酸和異綠原酸兩個新產品。
2023年,這項“甜葉菊綠色高效加工關鍵技術創新及產業化技術”被農業農村部評為10項農業農村重大新技術之一。今年6月,農業農村部正式批準晨光生物申請的異綠原酸鈉為新型飼料添加劑,在我國飼料行業實現了首創性突破。
“目前,晨光生物的甜菊糖苷在國內市場占有率約為20%,我們制定了戰略發展規劃,計劃在兩三年內將市場占有率做到30%以上。”侯麗娟信心滿滿。
從跟隨到引領,從單一提取到綜合開發利用,晨光生物以科技創新實現了將植物原料吃干榨凈。如今,晨光生物擁有450件國家專利,其中海外專利40件,甜菊糖苷、花椒提取物、水飛薊素、姜黃素、番茄紅素等多個品種占市場重要份額。
“曲周生物健康產業創新能力強勁,目前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家、博士后工作站1家。作為龍頭企業,晨光生物先后承擔省部級以上科技項目60余項,主持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制修訂60余項。”曲周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吳金鵬介紹。
據介紹,曲周縣將狠抓科技創新,深化與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農科院、河北工程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構建“一中心+一站+兩院+多個協同創新平臺”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全力建設世界生物提取物科研中心,打造全國生物農業產業基地。
產業帶動:“龍頭企業+合作社+種植戶”模式助農增收
9月11日下午,在曲周縣西牛屯村的田間,甜葉菊葉片在陽光下泛著光,空氣中彌漫著清甜的氣息,村民楊敬文正彎腰收割今年最后一茬甜葉菊。
“今年雨水不多,收得晚了些,但價格不錯。”楊敬文一邊晾曬葉片,一邊笑著說。不遠處,他的妻子正把曬干的葉子裝袋,準備送往晨光生物的甜葉菊收購點。
“過去農民主要種玉米、小麥,一畝地純收入不到1000元。如今改種甜葉菊,平均畝產350公斤以上,晨光公司按每公斤16元的保護價收購,一畝地純利潤有四五千元。”曲周縣晨綠甜葉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更希介紹。
作為曲周縣最早試種甜葉菊的農戶,張更希2013年從試種120畝起步,如今他的合作社帶動甜葉菊種植面積2萬多畝,輻射曲周縣及周邊地區,帶動4000余戶農民增收。
作為原產于南美洲的作物,甜葉菊在曲周縣從無到有,再到大面積種植,離不開曲周縣探索出的“龍頭企業+合作社+種植戶”的產業帶動模式——晨光生物通過訂單農業方式,與合作社簽訂協議,并約定保護價,合作社給農戶提供種苗和技術指導,并統一回購甜葉菊。
“合作社是連接企業與農戶的橋梁。”張更希介紹,他們不僅統一采購農資、提供技術培訓,還負責監督種植質量,協調采收時間,推動機械化收割和標準化晾曬等。
“我們按交易量每噸收取200元服務費,既維持了合作社運轉,也增強了對農戶的服務能力。”張更希介紹。
為助力甜葉菊種植產業發展,曲周縣制定了《甜葉菊產業發展五年規劃》,安排農業專家駐村指導,推廣“棉花—甜葉菊”間作模式并提供每畝1000元補貼,引導農戶參保特色種植保險,防范自然災害風險。
此外,中國農業大學還在該縣岳莊村建立了“甜葉菊科技小院”,師生常駐村里,開展品種改良和技術推廣,使核心區畝產提升30%。
“小院雖小,作用很大。”岳莊村黨支部書記卜新月說,“從前農戶怕種不好、賣不掉,現在有企業托底、合作社服務、專家指導,大家積極性特別高。”
在龍頭帶動、政策扶持、科技賦能的三重驅動下,曲周縣甜葉菊種植面積從去年的8000畝躍升至今年的2萬多畝。
積極布局:開辟大健康產業新賽道
9月14日,晨光生物的子公司——河北晨光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晨光藥業”)的藥品生產潔凈車間內,自動化包裝線平穩運行,一批批牛黃解毒片陸續下線、裝箱。
公司經理程永科站在車間控制屏前,仔細核對生產數據。“目前我們可以生產十多種中成藥和配方顆粒,市場需求持續增長。”他的語氣中透著自信。
從植物提取到中成藥生產,從辣椒紅色素世界第一到中藥配方顆粒集中帶量采購中標,晨光生物正在以其扎實的技術積累和敏銳的市場嗅覺,悄然開辟一條大健康產業新賽道。
“我國大健康產業已進入快速發展期,我們具有植物提取技術優勢,必須延伸產業鏈,切入更具附加值的健康產品領域。”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慶國介紹,近年來,公司先后與北京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沈陽藥科大學等多所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推動研發成果轉化。
瞄準新賽道短短幾年間,晨光藥業實現了從單一板藍根顆粒到十多種中成藥和配方顆粒的產品擴容,涵蓋銀杏葉片、桑菊感冒顆粒、牛黃解毒片、復方丹參片等,并成功培育“晨光藥業”和“趙國藥都”兩個品牌。
晨光生物成功轉型的背后,是曲周縣將生物健康產業作為“一縣一特”重點培育的戰略支撐。
“邯鄲將生物健康產業列為全市重點發展的九大產業之一,提出建設世界生物提取物科研中心。”吳金鵬表示,依托晨光、天旭等龍頭企業,曲周縣圍繞健康食品、生物基制品、綠色養殖等細分領域延鏈補鏈強鏈,生物健康產業形成“龍頭帶動、創新驅動、上下聯動、單品突破、集群發展”的全產業鏈格局,2024年主營收入達145.92億元,同比增長21.1%。
今年,曲周縣制定了“深研發、延鏈條、擴規模、精加工”的發展思路,推動水飛薊素產銷量達到世界第一,支持晨光生物開發生物保健品和中藥配方顆粒,招引5至10個生物健康類項目入駐河北曲周經濟開發區,全年營業收入力爭實現180億元。